今年六月中山現場會議后,“中山經驗”猶如一股強勁的春風,吹暖了整個廣廈建筑行業。創造“中山經驗”的是成立于1999年的東陽三建中山分公司。一個年輕分公司創造的經驗,竟能贏得如此廣泛的認同和贊譽,實屬不易。
“中山經驗”是在以樓忠福經營思想為核心的廣廈企業文化孕育下誕生的。它的出現,體現了東陽三建中山分公司管理者的卓越管理才能,折射了東陽三建施工管理的理性之光。它是廣廈建筑業的一朵奇葩。
“中山經驗”集誠信經營和精細管理于一體,有著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它是廣廈建筑業認真履行企業公民道德規范、全面貫徹文明安全生產法規的優秀典型。在新時期、新階段,特別在宏觀調控的新形勢下,學習它,推廣它,有著特殊的意義。
學習“中山經驗”就要學習它把生命意識融入建筑,把質安視為天地良心。學會處理質與量、名與利、機遇與風險等多重關系,努力把工程的質量搞上去、經營的成本降下來,市場的風險規避掉,并且做到取信業主、善待民工、滿意社會,使企業譽滿鄉里、名垂一方。
學習“中山經驗”就要學習它精明、精細的管理辦法,例如設定底線接項目、根據表現選班組(施工隊伍)、權衡利弊控成本、順應市場增效益等行之有效的做法,糾正企業管理中隨意性決策、粗線條管理、盲目性操作的經營作風,做到精打細算、一絲不茍,力爭最大限度地發揮公司的資源優勢,最大幅度地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最大程度地規避經營風險。
學習“中山經驗”就要學習它培養新人的戰略眼光。中山分公司給年輕項目經理人既提供施展才能的平臺,又提供經營資金的援助;既放手讓其獨立核算經營,又不忘“約法三章”,實施監督管理,真正做到了引得進人才、留得住人才、用得好人才,保證了企業永葆青春、長盛不衰的需要。
學習“中山經驗”就要學習它一把手身先士卒,以身垂范的高度責任心和崇高事業心。中山分公司之所以碩果滿枝,與它的當家人蔣亮義的辛勤培育分不開。任何單位要出類撥萃,首先一把手自身要出類撥萃。宏大的廣廈事業聲聲呼喚各單位的一把手正確認識權力與責任的關系,不斷地突破自我,超越自我。
“中山經驗”的學習,看似容易做時難。要想學到“真經”,非得下一番苦功。
首先“心意要誠”,即要提高認識、端正態度、放下架子,甘當小學生。其次“頭腦要靈”,即要聯系實際、主動對接、舉一反三,學以致用。其三“手腳要勤”,即要反應迅速、邊學邊干,把學習成果盡快盡早地體現在自己的崗位上,使廣廈建筑業更上一層樓。
“中山經驗”是一枝報春的山花。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廣廈建筑業必將迎來百花齊放的滿園春色!——摘自《廣廈報》
廣宏內刊